
最近,一则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本次补贴对象为经统一评估为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补贴涵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像居家、社区养老的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都在范围内;机构养老服务则包括长期服务(入住机构时间在30天以上)和短期服务(即“喘息服务”,入住机构时间在30天以内 )。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对于缓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经济压力、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推动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等方面,都有着重大意义。
这个政策很大程度缓解家庭经济“重压”。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失能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的11.6%。照顾失能老人,不仅需要家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负担也十分沉重。从日常的护理用品,到专业的康复服务,各项费用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这项补贴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以一位选择居家上门养老服务的失能老人为例,若购买一项价格为100元的服务,按照当前40%的抵扣比例,老人使用消费券后只需自付60元,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在为老人选择照护服务时,经济上不再那么捉襟见肘。
展开剩余44%这个政策推动养老服务“升级”。一直以来,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着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难以精准对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人才短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此次补贴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通过补贴政策,能精准掌握失能老年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养老服务需求,引导养老服务机构优化服务内容和模式,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同时,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增加,也会带动养老服务领域用工需求上升,吸引更多人投身养老服务行业,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壮大和素质提升,从而推动整个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这个政策助力经济民生“双赢”。养老服务消费作为我国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对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起着关键作用。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能够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的活力,带动社会资源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不禁感概,国家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让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看到了希望,也为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期待这一政策在试点的基础上顺利推广,让更多失能老年人受益,让他们都能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发布于:吉林省杠杆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